寒冬里,因为处处充满着爱,闵行体育馆温情满满。

  2018“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”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团体赛,本周末在这里激情上演。数千名球友相聚在此,切磋球技、互相观摩,这不只是比拼技艺的赛场,一则则关于爱的故事,在这里发生。乒乓,是他们爱上海、爱彼此的理由。

图说:小伙钱昆鹏在赛场向女友匡丽媛求婚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李铭珅 摄

  爱情一线牵

    “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”,是见证爱情的地方。

 

  一大束鲜艳的红玫瑰,由27岁小伙钱昆鹏交到女友匡丽媛手中,女友瞪大了眼睛,今天是什么节日?只见小钱立马单膝跪地,深情地说道:“感谢你风雨同舟、一路陪伴,愿我们不离不弃,感谢上天把你带到我的身边,我爱你,让我们相伴到老。嫁给我吧!”现场的球友纷纷聚拢过来,“嫁给他!嫁给他!”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主席陈一平上前握住新人的手送上祝福,“‘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’的舞台上,因为有了你们的故事而更精彩!祝你们白头偕老,和和美美。”

  这是一则和乒乓有关的爱情故事。3年前,山东小伙钱昆鹏来沪读书,为了结束异地恋,小匡随后也考取了上师大研究生。除了读书,小钱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乒乓球,一来上海,他就找到了“组织”,加入了纵横飞速俱乐部。有意思的是,小钱7岁学乒乓,后进入潍坊鲁能跟随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训练,如今在自己的乒乓圈里也有人送他“纵横张继科”的外号。

  在上海的日子里,因为有了乒乓,让他们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。每逢大赛,小匡都会到场为他加油,“只要我在现场,他一般都会超水平发挥。”小匡如是说。

  果然,半小时后上阵,钱昆鹏在团体赛中发挥出色,一场没输。据纵横飞速俱乐部负责人介绍,“钱昆鹏刚到上海就加盟俱乐部,后来球馆开张,大家也一起去捧场,感觉像一家人,今天我们俱乐部在‘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’一起见证了这个时刻,我们都非常高兴。”

图说:吴四海参赛  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李铭珅 摄

  输赢不重要

  他们叫“四海少年队”,但他们是55岁的大叔,意气风发。他们身着鲜艳的红色T恤,正面一个大大的“囍”字,背面一张50年前的全家福,写着“我们从小在一起。”

  队伍的召集人是知名主持人吴四海,他曾经开播国内第一档日语节目“中日之桥”,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因为乒乓,这群穿一个“开裆裤”长大的“少年”已携手走过50载。教练是上海市社科院教授金大陆。“50年前,因为爱好乒乓,金老师将我们召集到了一起。”吴四海亲自在队服上写下书法,“一生乒乓”。

  风雨半世纪,归来是少年。左华荣是前年晚报杯的50岁组冠军,导演吕建国曾是14年前的40岁组冠军,顾国庆是上海市公安局系统的男双冠军,曹晶也是晚报杯决赛的老面孔,而吴四海至今占据着广电系统33年的冠军宝座……据介绍,金教授和吴四海最近还在写一本《国球之摇篮》的书,记录中国从乒乓外交开始的出自上海的10个世界冠军。

  由于队员中不乏“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”10年前的老冠军,按照新赛制,必须报名参加最高级别的甲级组,虽然身形不如当年敏捷,但他们无所畏惧,“50年后再组队,输赢不重要。”

  复旦教工队的老教授们也曾教过他们打球,昨天在现场助阵,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。金教授点评道,“今天在这里,我们都有一种归属感。”

图说:日本友人爱乒乓爱上海  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李铭珅 摄

  中日架桥梁

  他们身着专业的日本国家队队服,背后却印有“乒乓,心系你我”的字样。“中日之桥”的队名,提起来有点耳熟。原来,这个队名,恰是20年前上海电视台日语节目《中日之桥》主持人吴四海给他们取的。

  一眨眼,这支由在沪工作的日本友人组成的队伍,已经走过了20年。虽然队内成员有所变动,但爱乒乓、爱上海的心,不曾变过。

  他们每周六下午会在静安唐薇依乒乓馆练球,队中成员从20岁到60岁不等。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能濑在一旁给队友加油,尽管队友很快不敌对手,但他用充满敬佩的语气告诉记者,“中国民间高手水平不得了!我们希望多点机会同他们交流。”

  能濑在上海待了16年,他说,在上海生活的理由,就是能和很多高手一起打乒乓。而职业乒乓比赛,他也时刻关注着,身在“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”赛场,他依然心系昨天下午的乒超联赛,“希望我最喜欢的许昕今天能赢球啊。”